嘉靖正德关系 嘉靖皇帝传位于谁 正德比嘉靖大几岁
今天给各位分享正德把皇位传给谁了的聪明,其中也会对正德把皇位传给谁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难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这篇文章小编将目录
- 正德把皇位传给谁了
- 嘉靖是自己退位的吗
- 嘉靖皇帝传
- 为何明朝的皇帝总是传位给兄弟而不是儿子
- 明朝皇帝传位顺序
- 明世宗朱厚熜死前把皇位传给谁了
正德把皇位传给谁了
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1507-1566年)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他的父亲兴献王朱佑杬(1476-1519)为明宪宗成化皇帝朱见深次子,与明孝宗弘治皇帝朱佑樘为同父异母兄弟。成化二十三年(1487)册封为兴王,弘治四年(1491年)就藩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妃蒋氏为中兴兵马指挥蒋之女。兴王爱慕诗歌和书法,笃信道教,纵情于艺术和文学的消遣。正德十四年(1519年)元月十七日,朱佑杬病死于兴王宫,享年44岁,谥号为献,次年葬于城东松林山(纯德山)。 正德二年(1507年)九月十六日,朱厚熜出生于兴王宫,与正德皇帝为同祖父异祖母的堂兄弟。相传,嘉靖出世,黄河水清五日,天空紫色祥云密布,又说为元佑真人的轮回转世。 嘉靖自幼勤奋好学,吟诵唐诗,进修古籍,其父亲自辅导,还让他参加王府的一切例行仪式和典礼,并经常随父进京觐见皇帝,因而,嘉靖从小就熟知朝迁的仪式和典礼的规矩。兴王病逝后,年仅12岁的嘉靖袭为兴王,王府长史袁宗皋(1453-1521年),帮助管理王府事宜(他是嘉靖登基后最初最信赖的顾问和知己)。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十四日,明代最昏庸的皇帝武宗朱厚照病死于豹房。因武宗膝下无子,临终前又未留下遗诏,只是让太监转告,请慈寿皇太后与内阁辅臣商议皇位继承人。于是内阁首辅、大学士杨廷和与皇太后密议,决定按《皇明祖训》“兄终弟极”的条款将皇位传给兴献王长子朱厚熜,皇太后宣懿旨命令朱厚熜缩短为其父服丧的时刻,进京“嗣皇帝位”。 1521年4月21日,在正德皇帝死去两天以后,一个由司礼监、勋贵、皇室、内阁及朝廷代表组成的使团前往湖广安陆(今钟祥),年轻的兴王朱厚熜接受了太后的诏书,并在藩府兴王宫即皇帝位,接受官员的朝贺。1521年5月7日,一行约40人簇拥着新皇帝从安陆出发,不间断地旅行了20天。在向北京行进时,朱厚熜表现极好,拒绝了官员和勋贵们的礼物,吃住节俭,不顾旅途劳累。5月26日,抵达京城郊外,拒绝以太子身份进城,经太后调停,拟定新的登基方案。次日清晨,以迎奉皇帝礼举行登基大典,改年号为嘉靖。 嘉靖继位后,第一件事便是修祀国稷,确立自己的正统地位,他仿效朱元璋追尊四世祖的先例,极力追尊自己的生父为正宗皇帝。此时,朝中有两派意见,一派以大学士杨廷和为首的反对派主张朱厚熜应过继给孝宗做儿子,尊孝宗为皇考,尊生父为皇叔孝。另一派以张璁为代表的支持派,提出“继统不继嗣”,应上考兴献王,尊孝宗为皇伯考。双方引经据典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便是明史上著名的“大礼之争”。经过三年半的争论,嘉靖帝以高压手段将反对派全部逐出朝廷,180多人或消籍或贬官或发戍或杖死。“大礼仪”以嘉靖胜利而告终。嘉靖皇帝追尊生父为恭睿献皇帝,生母蒋妃为章圣皇太后。并在兴都钟祥为其父建造了规模庞大的皇帝陵寝—显陵,完成了自己的昭穆体系。 嘉靖初期,朱厚熜力革前朝时弊,重用前朝重臣,杀死武宗亲信钱宁等,还土地于民,鼓励农耕,治理水灾,汰除军校匠役十万余人,极大地缓解了当时激烈的社会经济矛盾,从而出现了“嘉靖中兴”的局面。嘉靖帝在位45年,史称“中材之主”。他吸取了前朝宦官当权乱政的教训,对宦官严加管束,中央集权得到复兴和加强。为巩固边防、海防,开始大规模修筑长城,调整边防军队,抵御外侵,先后打退了蒙古人的多次入侵,发动鄂尔多斯战役和安南之役,有效加强了北部和南部边防。同时,在东南沿海,整顿海防,尤其是戚继光的抗倭斗争,有力打击和扑灭了倭寇侵扰和海盗疯狂掠夺行为。 嘉靖后期,嘉靖皇帝一意玄修,崇奉道教,二十年不理朝政。方士、道士们利用世宗梦想长生不死和灵瑞现象的迷信,屡行诈骗之术,万般愚弄嘉靖,道士陶仲文竟官至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少傅、礼部尚书、恭诚伯、兼支大学士俸,成为一身而兼三孤的显赫人物。当政的大臣们纷纷迎合世宗的癖好,史称青词朝廷,在政治上无所建树,特别是严嵩专权,朝廷政治日趋腐败。严嵩从1542年至1562年控制内阁达二十年之久,极力讨好世宗,政治腐败黑暗。1565年4月,世宗以严嵩之子严世蕃谋反之罪处于死刑,严嵩贬为平民,抄家没有财产,严嵩成为朝廷上无人可求的无家可归的人,死于同年底。 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2月,云南主事海瑞不顾个人安危,冒死谏上,严厉批评世宗治国错误,震动了朝野上下,这便是有名的“海瑞罢官”事件。嘉靖下命逮捕海瑞,禁锢狱中,直到世宗的儿子穆宗登基后才释放出狱,官复原职。 嘉靖皇帝的文学素养较高,他的诗词写得较好,是历代帝王少见的。同时,嘉靖时代,世宗着令郭勋刻印《三国》、《水浒》,流传于世,他还重视教育,在全国各地兴建书院,重录《永乐大典》,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最不可解的谜团。 嘉靖皇帝为人喜怒无常,刚愎自用,内外结怨皆深。宫廷生活一直在紧张的气氛中度过。嘉靖险些死于宫婢之手。自宫女谋杀未遂后,年仅30岁的嘉靖完全退出了朝廷和紫禁城的正常生活,住进皇城西苑的永寿宫,很少与官僚们直接接触,但他拒绝放弃任何权力,通过核心小集团进行统治,形成一个朝廷中之朝廷,着迷于通过药物、宗教仪式和秘教的养生之道追求长生不死。 1564年(嘉靖四十三年)12月,世宗病入膏盲,他非常怀念故乡钟祥,想回到他的出生地增强生活力,但每次受到大臣们的劝阻,嘉靖自进京继统后,除母亲蒋氏病逝于嘉靖十八年南巡钟祥,为其父母合葬视察陵寝水风外,再未回过家乡钟祥。1566年12月14日清晨,世宗嘉靖帝突然昏厥,人事不省。午时,驾崩于乾清宫,终年60岁。其第三子御极,次年改元隆庆,即穆宗皇帝。隆庆元年三月十七日,嘉靖皇帝入葬于北京大峪山的永陵。
嘉靖是自己退位的吗
不是,是死后传给儿子的。 嘉靖是中国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1522年-1566年),始于1522年(嘉靖元年),至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共四十五年。死后传位于子,就是明穆宗朱载垕(hou),明朝第十二位皇帝。
嘉靖皇帝传
嘉靖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的年号,明朝使用嘉靖这个年号一共45年,是明朝使用第二长的年号(最长的是万历)。 朱厚熜(1521 ~ 1566)年在位。宪宗之孙,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即位,次年改年号为嘉靖。即位之初,革除先朝蠹政,朝政为其中一个新。但不久与杨廷和等朝臣在议兴献王尊号的难题上发生礼议之争。他打击旧朝臣和皇族、勋戚势力,总揽内外大政,皇权高度集中。他还重视内阁影响,注意裁抑宦官权力。但与此同时,他日渐腐朽,不仅滥用民力大事营建,而且迷信方士,尊尚道教。二十一年更移居西苑(今北京北海、中南海),一心修玄,日求长生,不问朝政,首辅严嵩专国20年,吞没军饷,吏治败坏,边事废弛,倭寇频繁侵扰东南沿海地区,造成极大破坏。在长城以北,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汗不断寇边,二十九年甚至兵临北京城下,大肆掠夺。在嘉靖年间,南倭北虏始终是明王朝的莫大祸患。 在用人上 ,世宗“ 忽智忽愚”、“忽功忽罪”,功臣、直臣多遭杀害、贬黜。户部主事海瑞上《治安疏》,世宗怒不可遏,下瑞诏狱。葬永陵。
为何明朝的皇帝总是传位给兄弟而不是儿子
能传给儿子的为什么不传儿子,总是有缘故的明朝皇帝传位给兄弟的,一共三个人,分别是朱祁镇传位朱祁钰,明武宗朱厚照传位嘉靖皇帝,天启帝传位崇祯皇帝。第一个,大家都是知道的,土木堡之变,朱祁钰上台,其实这里传位有两次,朱祁钰病重,徐有贞,石亨导演了夺门之变,皇位又回到了他哥哥朱祁镇的手里。后两个都是由于没儿子的缘故,两个倒霉孩子都是特别贪玩。因此明朝皇帝其实正常传位兄弟只有两次
明朝皇帝传位顺序
姓名 庙号 谥号 年号 陵墓 朱元璋 太祖 高皇帝 洪武(1368年——1398年) 孝陵 朱允炆 惠宗 让皇帝 建文(1399年——1402年) 待考 朱棣 成祖 文皇帝 永乐(1403年——1424年) 长陵 朱高炽 仁宗 昭皇帝 洪熙(1424年——1425年) 献陵 朱瞻基 宣宗 章皇帝 宣德(1426年——1435年) 景陵 朱祁镇 英宗 睿皇帝 正统(1436年——1449年)、天顺(1457年——1464年) 裕陵 朱祁钰 代宗 景皇帝 景泰(1450年——1457年) 景泰陵 朱见深 宪宗 纯皇帝 成化(1465年——1487年) 茂陵 朱佑樘 孝宗 敬皇帝 弘治(1488年——1505年) 泰陵 朱厚照 武宗 毅皇帝 正德(1506年——1521年) 康陵 朱厚熜 世宗 肃皇帝 嘉靖(1522年——1566年) 永陵 朱载垕 穆宗 庄皇帝 隆庆(1567年——1572年) 昭陵 朱翊钧 神宗 显皇帝 万历(1573年——1620年) 定陵 朱常洛 光宗 贞皇帝 泰昌(1620年——1621年) 庆陵 朱由校 熹宗 悊皇帝 天启(1621年——1627年) 德陵 朱由检 思宗 烈皇帝 崇祯(1628年——1644年) 思陵 朱由崧 安宗 简皇帝 弘光(1644年——1645年) 待考 朱聿键 绍宗 襄皇帝 隆武(1645年——1646年) 隆武陵 朱聿鐭 文宗 节皇帝 绍武(1646年——1646年) 绍武陵 朱由榔 昭宗 匡皇帝 永历(1646年——1662年) 永历陵
明世宗朱厚熜死前把皇位传给谁了
明世宗临终之前曾留下遗诏,将皇位传给了第三子朱载坖。明世宗共有八子,其中长子朱载基年仅两个多月便早夭。次子朱载壡虽是庶出,然而曾于嘉靖十八年被立为太子,彼时他才四岁。然而嘉靖二十八年的时候,这位太子因突患疾病而以十四岁这一年纪去世。身为第三子的朱载坖则是出生于嘉靖十六年,之后在明思宗将次子立为太子的嘉靖十八年受封为裕王。
朱载壡病逝之后,按照长幼顺序,朱载坖理应被立为新太子。然而明世宗却长时刻不立新太子,只因朱载坖不得他喜爱。而导致朱载坖不得关注着的缘故其中一个是其母妃杜康妃在生下他不久之后便失宠了。除此之外,崇信道教的明思宗对“二龙不相见”这一说法笃信不疑,因此对待朱载坖也就越发地冷淡。相比起朱载坖,明思宗更为喜爱身为第四子的朱载训。
当时朝堂之上由于立储一事也是分化成了两个阵营,阵营其中一个为支持裕王朱载坖的“拥裕派”,另外一个则是试图拥立景王朱载训的“拥景派”。其中前一阵营以徐阶为首,后一阵营则是以严嵩为主导者。这两方阵营因明思宗久不立储君的缘故而经常吵闹不休,而明世宗为了缓和这一矛盾后于嘉靖四十年要求朱载训去往湖北安陆。四年之后朱载训于该地逝世,朱载坖的储君之位也因此得以基本落定。
嘉靖四十五年,明思宗因过度服用丹药而逝世。他在逝世之前虽仍旧未册立太子,然而却有留下遗诏让朱载坖继任皇位。朱载坖依照遗诏登基之后,对明思宗在位时期所产生的诸多弊政一一进行了纠正。与此同时,他还重用徐阶、张居正等贤臣,从而促使明朝国运成功实现中兴。
关于嘉靖皇帝传位于谁,正德把皇位传给谁了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